当前位置:哈希网社会“众筹25万救女”的背后
“众筹25万救女”的背后
2022-05-27

你发现了吗?这个世界最大的不公平,就是以弱凌强。生活中,我们也常常遇到这样的人:

明明有错在先,却总以委屈的口吻,一边缩小自己的过错,放大别人的问题,一边诉说自己不容易,指责他人不体谅。

可每个人的背后都藏着不为外人道的秘密,你受的那些苦,不是身边人带给你的,没人有义务为你的困难买单。自己生活不顺,就要所有人都让着你,别人不乐意,就肆无忌惮地散播戾气。

这样的人着实恶心。

去年七月份,南宁的小黄因病毒感染住进了ICU,母亲邓女士在网上发起了众筹,在大家的爱心捐助下,最后筹得了25万元。

但随后竟有网友爆出,邓女士经营多家粉店,开奥迪车,有多套房产。

被网友揭底后,大病初愈的小黄与网友展开了骂战,其中不乏污言秽语。

‌‌“老子家里住的房就算几百万关你什么事?‌‌”‌‌“你给了我多少钱,我还你,不缺你这个XX的钱。‌‌”

这一家人的欺骗行为和恶劣态度引发了众怒,迫于无奈,邓女士出面解释说:‌‌“房子和车都是贷款的,并不像网上说的那样有钱。‌‌”

最后,邓女士承诺在72小时内退回善款。

可是,善款可以退回,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却换不回来了。

这不是个例,类似的事情越来越多。

众筹平台的出发点是为了帮助真正需要的人,传递爱心,聚少成多,在点滴之间挽回一条生命。

但现在有一群人,生病了首先想到的不是靠自己,而是如何消费别人的爱心,来确保自己的生活质量不会受到影响。

人生苦短,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,但是谁的生活都不容易,你贷款买的房子和车,你舍不得动用。

但你可曾想过,那些给你捐钱的人,有的还住在出租房,每个月拿着几千块的收入。

一个个体的欺骗行为,最终造成的后果是:

我们的社会变成了‌‌“互害型社会‌‌”,行善的人开始胆怯,担心被骗,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失去了机会。

关爱和帮助弱势群体是美德,但伪装成‌‌“弱者‌‌”,去骗取利益,无疑是最可耻的。

对于这类‌‌“道德绑架‌‌”的人,我只想送你一句:善良很贵,但你不配。

4

事实上,这样的例子太多了。

公交车上,老人要求一位小伙子给自己让座。

小伙子说:阿姨,我不太方便。

老人像连珠炮似的,开始了对小伙子的道德审判。

‌‌“你再不方便,能有我不方便吗?年轻人有胳膊有腿的,我这么大岁数了,就不能给我让个座?‌‌”

小伙子微微一笑,拿出了自己的假肢,‌‌“那我就跟你说实话吧,我没腿。‌‌”

路人给乞丐一块钱,乞丐讽刺:‌‌“穿得这么好,就给我一块钱,现在的人怎么都这样?‌‌”

路人返回乞丐面前,把这一块钱也拿走了。

一位女生参加歌唱选秀节目,却连基本功都不过关,唱歌严重跑调。

于是开始诉苦,‌‌“我从小父母双亡,没有更多的钱去学音乐……‌‌”

几位导师‌‌“圣母心‌‌”爆棚,纷纷按下通过键。

唯独一位女导师理智地强调‌‌“可是你唱歌跑调啊‌‌”,然后爽快按下了失败键。

有人曾讽刺说,中国式的四大宽容,分别是‌‌“都不容易‌‌”‌‌“岁数大了‌‌”‌‌“还是孩子‌‌”‌‌“人都死了‌‌”。

不论孰对孰错,当别人搬出这四个字时,我们只能憋屈地说‌‌“算了‌‌”,据理力争反倒成了斤斤计较和冷血无情。

可是,仔细琢磨,这不就是‌‌“道德绑架‌‌”吗?

一个人整天把道德挂在嘴边,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利用‌‌“弱势群体‌‌”的身份来占便宜,那这样的人要的不是平等,而是特权。

作家辉姑娘说:弱者只是注解,并不是用来要挟这个世界的道具。

(有删节)

如您使用平板,请横屏查看更多精彩内容